乔治-纽恩斯是名商人。商人总是难免要和野心勃勃、利欲熏心、奸诈狡猾等词联系在一起的。

    这是自古以来便注定的事情。

    纽恩斯很早就接受了这样的评价,并以它为荣。在他看来,一个商人,不以利益为最高追求,那还叫什么商人呢?在考虑世俗道德的束缚之前,先做好本职工作才是第一要紧的事。

    纽恩斯野心勃勃,他意图创立一家名叫《河岸》的新式杂志社。一扫时下“长便是佳”的迂陈之风,杂志社采用新型编排方式,不允许连载长篇,而只连载短篇和中篇,配之以精美的插画。

    纽恩斯重利轻义、奸诈狡猾,眼光独道,上帝恐怕是知道了这件事——特意给他调了最高难度的人生游戏。

    首先便是纽恩斯的资金流出现了问题。杂志社员工的正常工作报酬都已经支付不起,倘若不是纽恩斯凭借一口泰晤士河水吊着气,他恐怕早想跑路了。

    其次,便是压根没人给籍籍无名的《河岸》投稿。

    以上两件,遇到任何一件都很糟糕,遇到两件,那简直是灭顶之灾。纽恩斯再怎么圆滑善社交,也不可能去天国和上帝处好关系,再恳求后者给他调成easy模式。

    他还想多活几年呢。

    但好在,天无绝人之路。纽恩斯还具有独道的眼光。他在众多同样寂寂无名的作者来稿中发现了沧海遗珠。

    来自莫里亚蒂的投稿——“你好,维多利亚!”

    当然,纽恩斯起初并没有被它吸引,毕竟他可不认为他们《河岸》是什么儿童杂志社又或者打着“从你的孤独路过我的全世界”这种不明所以口号的治愈厕纸读物。

    可给河岸投稿的实在太少了,纽恩斯别无所选。他要么对自己的眼睛好点,要么对自己的钱包好点——哪怕只是微末的可能性。

    商人选择了后者。

    可当他翻开后,他便再也没空想东想西了。罗娜——仿生人的构想便让他忍不住为作者的天马行空感到赞叹。

    这年头医生们的万能灵药依旧是鸦片酊一类的致幻药物,而了不起的大手术则是放血疗法,偶尔也会截肢。

    纽恩斯不是很懂医学,但他觉得这样已经很不可思议了——残缺的人体竟然依旧能维持意识,行走在世间。

    如果说这样的医学是奇迹,那莫里亚蒂构想的仿生人简直是神明的造物。

    罗娜并不同于玛丽雪莱弗兰斯坦中的尸体拼装,而是完完全全由人造器官打造而成。他拥有和人类类似的血液循环系统,心脏、肾脏、胰腺都是由人造而成,它的瞳孔可以自动对焦,也会如人类一般在血液中释放神秘物质。